实践动态

盛开的红马甲 ——记防疫战场上的殷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

发布时间:2020-02-05


  疫情肆虐,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卫战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有这样一群人,在每个最需要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,没有热烈的掌声,没有绚丽的鲜花,没有任何的报酬,却用一颗大爱之心,传递着人间温暖,用辛勤的汗水,浇开灿烂的笑容。他们辛苦了自己,帮助了他人,那身上的红马甲红遍了殷店镇的每个角落,他们就是随县殷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。

  

aa9b60b9983354f96438591646a53116

   

  

   

  志愿服务:扛起防控疫情的“七大责任”

   

  自这次防控疫情的战争打响之后,殷店镇党委政府迅速组建了三支队伍:党员先锋队、民兵应急队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。全镇1500多人奔赴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队伍越战越顽强,越战越壮大。

   

  志愿服务队和其他两支队伍一样,承担着全镇防疫工作的宣传、巡逻、管控、医疗、救助、保洁和运输等七大任务。志愿服务队是该镇去年冬季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,全是年轻的党员,镇文化站站长熊九龙任队长。

   

  志愿服务队除殷店镇共青团和政府年轻干部外,大部分队员来自于殷店镇正能量微信群,这个微信群以“爱心奉献社会,造福殷店百姓”为办群宗旨,常年开展公益活动,目前有近1300名会员。这次防疫战打响后,千名会员“秒变”队员。群主陈琰是镇小的一名教师,白天,他与群友们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;晚上,他坚持撰写疫情防控的宣传报道,期间共撰写宣传报道数十篇,近40篇先后被殷店镇政府公众号“看殷店”及上级新闻媒体采用。殷店镇正能量微信群群友邓署明,这次不仅参加志愿服务,而且还向镇政府捐献一万元;王洪忠、杨友元、蒋伟、甘元定等,也积极向镇政府捐献鸡蛋、蔬菜、水果、消毒液等物品,倾力支援全镇的疫情防疫阻击战。

   

  电力工人卢厚明父子“抢修电路”的故事感人至深。大年三十那天小雨,离镇区25公里的天峰村三家农户断电。卢厚明一家刚刚坐上餐桌准备吃年夜饭,但接到电话后立即起身,儿子卢亚洲是志愿者,也当即启动自驾车护送父亲。事后,殷店镇供电所长袁军对笔者说,59岁的老卢是带病“出诊”,此前曾晕倒过两次,打了几天的吊针,身体才刚刚恢复。在这非常时期,老卢把单位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,真的难能可贵。

   

  庄重承诺:“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”

   

  每天早晨,志愿队员们都会穿着红马甲,戴着红帽子,在政府大院集中,8点30分准时列队扛旗从政府大院向镇区的大街小巷出发。队员们有的手里拖着音箱,向居民们宣传有关防疫知识和救助措施;有的拿着小喇叭,一路向居民们喊话,提醒大家在家自我隔离,讲究个人卫生,不要外出串门,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等。

   

   “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。”这是志愿者们在出征前的铮铮誓言。为了防止病毒传播,殷店镇在镇区的四个出入口都设置了临时卡点。卡点的设置,暂时的给周边的群众出行带来了不便。有一天,家住新大桥对面周家湾的金舟山大爷准备上街买菜,在新大桥上被卡点的工作人员拦住。此时,志愿队员张国正好路过这里,张国向金大爷询问情况之后,连忙安慰金大爷不用担心,并主动到附近的百家来超市为金大爷买好菜。从此以后,金大爷每次上街买东西之前,总是提前打电话让张国帮忙买好,然后金大爷在卡点外面等候张国送东西过来。时间久了,就传为了一段佳话,人们还以为张国是金大爷的儿子呢!

   

  一次,一位老太太面带愁容地坐在神农超市门口。志愿队员熊九龙发现后,立即上前询问她需不需要帮助。一番询问之后,原来是因为买的东西太多太重,腿脚不便,正愁着哩。“来,我送您回家!”熊九龙当即扶起老太太,拎起东西,一直将她送回家中。

  

33b830f1fb47cc8ecff186484dc9d2bb

   

  

   

  红马甲:成为红遍殷店的靓丽风景

   

  自镇上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后,全镇30个村(居)委会也相继建起了各自的志愿服务队。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,行走在乡村的阡陌小路,他们肩负着村(居)委会防疫工作的重要使命。阳光下,队员们身上的红马甲熠熠生辉,成为乡村路上一抹靓丽的风景。

   

  移风易俗,崇尚新风。防控期间,也是农村办喜事、丧事的高峰期。志愿队员们提前介入,防患于未然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文明新风尚。

   

  大东山岭村的共产党员、村志愿服务队员刘知春主动说服儿子,将婚期推迟。鞍山村詹全国的母亲去世,村干部、村志愿服务队员马升广得知消息后,他主动上门劝导,22桌酒席全部取消,前后只有14人张罗丧事。天河口居委会志愿服务队先后劝导两户丧事简办,12户婚事、生日宴推迟或取消。代家湾村志愿服务队成功劝导了8户推迟或放弃婚宴或生日宴。经过钓鱼台村志愿服务队的努力工作,该村陈德平的父亲下葬时,只有5人送别。“这是我一生所见人数最少的安葬。”该村老党员马光烈说道,“按照当地死者为大的习俗,一切都为安葬让路,但是现在所有的事情都是为防控让路!”防控期间,全镇所有的喜事延办,丧事简办。

   

  不问疫情持续多久,不畏道路多么艰难,殷店镇志愿服务队义无反顾地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,坚持轻伤不下火线。

  

7055479cb682e4ab990c3ad0249c5959

  看,现在他们正高举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旗帜,信心满怀,迈步向前。不打胜仗,誓不收兵!